今天是:
检务指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全文)
·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
· 信访工作条例
· 人民检察院办理群众来信工作规定
· 信访渠道
法律文书    
· 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刘某某...
· 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秦某某不...
· 起诉书(马松柏贩卖毒品案) ...
· 起诉书(徐声明故意杀人案) 包...
· 起诉书(王志斌贩卖、运输毒品...
· 起诉书(刘志军等5人贩卖、运...
业务流程    
· 国家赔偿流程图
· 羁押必要性案件审查流程图
· 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流程图
· 民事行政检察流程图
· 控告申诉检察流程图
· 案件审核流程图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风采>>文化育检
崔婷诗歌作品—草原夜空中最亮的星
时间:2019-02-1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草原上的草儿绿了又黄,那牧人的毡房又换了多少地方。三十年了啊,老潘丈量了全旗1.8万平方公里,巡防了980多个牧场牧点与3000多户农牧民。点亮了草原最美的夜空,架起了与牧民沟通的桥梁。 

  春风解意,柳絮纷飞,奔向草原的马蹄没有按部就班的时刻表;夏日炎炎,梅金杏黄,草原上的深井水甘甜清冽;秋叶金黄,硕果累累,牧人们的欢唱响彻天际;轻琼冷絮舞长空,草原上的冬,星星明的发亮,照暖了牧人归家的路,照亮了阿爸阿妈的脸。 

  艳阳当空,一辆不起眼的车疾驰远方,扬起的沙尘轻轻落下……那是潘志荣接到牧民的电话,说他的堂兄弟打架打的头破血流,希望他去劝劝架,不要闹出人命。老潘放下电话急急忙忙往那里赶,来回四个小时的路程,见面仅仅聊了几分钟,只为听到一句“对方没事了”。这就是老潘,他把群众放在心里,把牧民当作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奉献诠释公仆本色。 

  潘志荣为了更好的服务牧民,发放了5000张“检民联系卡”,并承诺24小时手机开机。这就是牧民的好“安达”潘志荣。一张小卡片,承载了潘志荣对牧民的真情付出,更承载了牧民对他的信任。 

  电话铃声响起,老潘的“任务”来了,付某请求潘志荣帮忙协调他与王某的草场纠纷。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可不是一颗红心就能万事大吉,更要有两手准备,方能治标治本。潘志荣赶过去帮忙调解,可王某每次见到他扭头骑着摩托车就扬长而去。我们可爱的老潘有方法有对策,他干脆住在牧点,帮牧民们喂羊喂牛,和大家唠养殖、唠民俗,和群众打成一片,王某这才被潘志荣感动,同意坐下来协商解决问题,最终两家人和气地化解了十几年的纠纷。他就是牧民的好“安达”啊! 

  “脚下的泥土越多,离牧民们就越近。”潘志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4年潘志荣深入包片村乌克镇乌兰忽洞村走访,了解到牧民们用水极为困难,水质也不好,无法用于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将这条信息记入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向领导汇报此事后,院领导非常重视,指派潘志荣负责处理好牧民群众的用水问题。他将群众的难处当成自己的难处,同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反复调查研究。几个月过去了,潘志荣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人也瘦了一大圈,牧民们让他歇一歇,别把身体累坏。可他知道啊,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自己怎么能歇呢?最终经过努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村委会打了两眼深井,牧民们从此喝上了清凉甘甜健康的深井水。他就是牧民的“贴心人”啊! 

  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他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心怀大局,公正执法。他用蒙语,打开草原牧民的心扉,让牧民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潘志荣承办过一起3名蒙古族未成年人抢劫案件。在侦查阶段,三人存在抵触情绪,回答问题不配合。到了审查批捕环节进行询问时,潘志荣带有达茂口音的蒙语一说出,犯罪嫌疑人立即感到了亲切。询问过程中,潘志荣不因他们犯错误而歧视他们,反而站在长辈、朋友的立场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及时悔悟,他们还说以后要好好做人,不会再去做违法的事情了。由于潘志荣的零障碍询问,犯罪嫌疑人还主动交代了另一起司法机关不掌握的抢劫案件。这就是我们“双语”办案的“蒙汉通”检察官。 

  多年来,潘志荣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牧区的好办法、好方法,他总结了“会、懂、信、实”四字要“令”。会是会蒙语、懂是懂民俗、信是守诚信、实是干实事。这四个字,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刻在草原上。2014年,巴音花镇王某兄弟二人,在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将自家承包的草场开垦成耕地。潘志荣了解此事后,不单是想办好案件,还想到要加强当地群众对草场的保护意识。于是他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办了一场特别的庭审——在案发地开庭,邀请当地农牧民参加。这场庭审的效果非常好,开庭现场邀请了镇人大代表、牧民代表和嘎查干部旁听,通过用蒙语现场说法的方式,讲解了《草原法》和禁牧的有关法律知识,得到了当地牧民的赞许。这就是我们的草原“守望者”。 

  潘志荣长期在牧区工作,他知道以牧民的性格来说,就是听不懂汉语,他们也不好意思问。于是他下定决心学习蒙语,更好地服务牧民。潘志荣案头那出版于1985年的《蒙汉字典》,经过他长期的学习,已经被翻得破烂、卷边,没了皮子,可他也成了“活字典”。自治区蒙古语文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上,人们又看到了潘志荣的身影,他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潘志荣这么努力的学习蒙语是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比语言更能直通人心。办公楼里的灯总是他的亮的最早,熄的最晚。翻字典、学发音、练口语,多年的勤学和工作经验,他已经成长为自治区检察系统蒙文蒙语检察业务专家型人才。 

  潘志荣以心系百姓、执法为民的博大情怀,以为民司法、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赢得农牧民群众的真正喜爱。他用8万多字的民情日记和5000张“检民联系卡”,架起了蒙汉民族团结的桥梁。他是牧民心中的星,点亮达茂草原最美的夜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包头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建华南路 电话:0472-7905608 邮编:014060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建议使用IE8或IE9浏览器”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