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达茂旗有一位年轻的检察官妈妈,为了小区上空的蓝天白云,她当起了环保普法员,没有执法部门的介入,只靠着她的“语重心长”,小区里没有了焚烧垃圾的刺鼻气味,没有了阴霾的天空,也了结了她和焚烧垃圾者的“私人恩怨”。3月21日,在与郝春霞的沟通中,她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和她一样,凭借自己的能力,加入到保护环境的普法工作中,希望雾霾和蓝天的恩怨也早一天了结。
郝春霞是达茂旗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也是一名刚满两周岁小女孩的妈妈,与生活在雾霾严重城市的母亲相比,郝春霞倍感庆幸,因为在她生活的小镇上,基本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闻到清新的空气。但就在最近,她所在的小区上空开始弥漫着一股浓烟。经过查找,郝春霞发现原来是小区的垃圾桶天天被人点燃,各种垃圾焚烧的气味夹杂着塑料袋燃烧释放的呛人浓烟翻滚着向外散开去,渐渐笼罩了整个小区,并不断向远方狰狞着覆盖去。
“每次经过这个垃圾桶时,我都会憋住气,紧走几步。但即便是离得远远的,还是能闻到那股难闻的气味。而且很多小区居民和我一样,都恨不得赶紧离开这里。有时气味大的时候,都会被熏的直流眼泪。”郝春霞说。 3月6日一早,当郝春霞再次路过被点燃的垃圾桶时,让她发起了要阻止这种行为的想法。于是她联系到了相关部门,但得到的答复却是,需要发现焚烧垃圾的行为后,拍下照,他们才能去惩罚和制止。于是,第二天一早,郝春霞对垃圾桶附近的每个商铺都进行了走访,在从商铺借了水,把冒着浓烟的垃圾堆浇灭。在她的带动下,业主和店主们都加入了抵制“焚烧垃圾”的行动中。之后,郝春霞发现,小区的垃圾都是由物业进行清理,有时环卫工人们也会到此处清理垃圾。于是,郝春霞来到紧邻垃圾桶的绿化广场环卫工休息点,向他们普及及焚烧垃圾对环境和自身的危害,以及环保法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她的行为,让更多人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两个星期过去了,虽然郝春霞并没有拍到焚烧垃圾者“作案”的照片,但小区垃圾桶再也没有冒过烟。“我和焚烧垃圾者的‘私人恩怨’算是告一段落了,真希望雾霾和蓝天的恩怨也早一天了结。”郝春霞说。(文章来源:内蒙古晨报首席记者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