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内蒙古检察机关第三届理论研讨会(敖包检会)精神,推动检察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包头、赤峰两地检察机关近日正式启动“双城联建 研思共进”检察理论研究结对共建工作。9月29日,两地以视频会议形式联合举办首期理论文章互评活动,标志着这一共建机制从方案策划迈入实质实践阶段。
此次活动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核心,会议主会场分别设于包头市检察院、赤峰市检察院,并通过视频形式覆盖两地市、县(区)两级检察机关。两地分管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理论调研骨干及研究室工作人员共同参会,围绕共建机制落地与理论研究提质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赤峰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先对《“双城联建 研思共进”检察理论研究结对共建活动草案》进行解读,明确共建工作将以月度常态化线上活动为抓手,通过理论文章互评等形式提升研究质量,优质成果将统一纳入“双城共建理论成果库”,实现两地研究资源高效整合。在核心环节,包头市昆区检察院与赤峰市翁牛特旗检察院评审组聚焦10篇参评文章,开展“盲审互评”。评审团队既充分肯定了参评成果在选题创新、实践结合等方面的价值,也从“选题针对性、论证逻辑性、司法实践关联度”三个关键维度,精准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修改方向,为理论文章提质增效提供了清晰指引。
针对下一步共建工作,两地达成共识:一是强化统筹协同,两地市级检察院领导小组需健全沟通推进机制,确保市、县(区)两级院共建工作有序衔接、高效落地;二是突出实践导向,理论研究要紧扣司法办案重点难点,聚焦新型犯罪法律适用、公益诉讼机制创新等关键领域选题破题,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办案实践、指导检察工作;三是锚定人才培育,将青年干警培养贯穿共建全过程,通过评审交流、联合调研、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拓宽成长路径,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激发青年检察人员参与理论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复合型人才。
此次首期理论文章互评活动,为包头、赤峰两地检察机关搭建了协同发展、研思共进的桥梁。下一步,包头市检察机关将按照共建方案,持续推进青年人才专题交流、线下互访等系列活动,同步完善理论研究成果推广机制,以“双城联建”模式激活检察理论研究新动能,为全区检察理论创新贡献两地力量。